第3章
到了发工资的日子。
李秀芬拿着个小本本,坐在饭桌前:“爸,妈。咱们丑话说前头。
既然住一起了,就是一家人。
你们的工资,妈45,爸78,一共123块。
还有粮票、布票、油票、肉票,全都交上来,我统一管。”
我丈夫老江是个老实人,皱眉道:“都交了?那我们俩……平时买个头疼脑热的药……”
李秀芬立刻拉下脸:“爸!你怎么还跟我分彼此?
我这不是为家里攒钱吗?
你们孙子星星看见别人家那个‘金星牌’的电视机,高兴坏了,我想着得给他买个以后看,要800块呢。
我不精打细算,这个家怎么过?”
【他们的钱就是我的钱。这123块,我先拿20块去我妈那儿。老家伙还想留私房钱?门都没有。】
老江叹了口气,把工资袋和一沓票证都推了过去。
3
过年,厂里发了2斤上好的五花肉。
我看见李秀芬在厨房里忙活。
她刀工极好,把所有带肥膘的、成块的好肉全片了下来,用油纸仔细包好,塞进了自己柜子。
剩下的骨头、肉皮和一点点碎肉,全扔进了锅里。
晚上吃饭,桌上一盆清汤寡水的骨头汤。
我问:“秀芬,肉呢?”
李秀芬给我盛了碗汤:“妈,肉不都在汤里嘛!你们年纪大了,牙口不好,咬不动肥肉。喝点汤最营养了,补钙!”
【这肥肉我妈最爱吃。老了咬不动肥肉,喝点汤就够了。明天就给我妈送去。】
我低头喝汤,那汤水跟刷锅水一样,油星子都没几个。
老江在矿上干了一辈子,有笔800块的知青返城补偿款。
那是他的救命钱。
一天,他找存折。
“秀兰,我那800块钱的折子呢?我记得放箱子底了。”
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去问建国。
建国正躺在沙发上看报纸,眼皮都不抬:“哦,我拿了。”
老江急了:“你拿了?我那是要……”
建国不耐烦地打断他:“爸,你嚷嚷什么?我不是‘拿’,我是‘借’!
我早跟您说过了,我拿这钱,是想托人给您买台‘红灯牌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