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破局的证物
回到店里后,周书文分到了八千块。
周灵在边上,看着王俞成将八千块钱交到周书文手上,总算是微微地舒出一口气。
她心中的紧迫感终于在这一刻彻底消散了。
这才两天,弟弟周书文就挣来了八千多块钱!
一万的欠债,要不了几天就能凑齐。
虽然其中有王俞成的帮助成分,但无论如何也说明了自家弟弟的能力。
这笔赚到几千块钱更让她开心。
高兴之余,周灵很想将这件事立刻告诉爷爷。
不过,周书文似乎没有在店里呆的打算,他对王俞成招呼了一声:“我先回学校了,俞成哥,有生意就联系我。”
王俞成笑着点了点头:“好,你注意安全。”
“知道。”
周书文挥了挥手,快速地走出了百货大楼。
不过,他坐上的公交,行进路线却并不是去海城大学的。
实际上,周书文今天已经请过假了。
他先到银行,将大部分钱都存了进去,身上只留下了五百块。
他先到东城区的旧市场买了一身行头,打扮得像是一个进城卖土产品的农村小伙一样。
然后看了看时间,差不多正好到了中午饭点。
周书文吃过饭之后,将一封匿名的举报信投进信箱,然后背着背篓就坐上了出城的客车。
不提以后该怎么活,眼下周书文要解决掉最大的麻烦——陈延川。
以及他背后的人。
一个拐卖人口的团伙,竟然还能有保护伞,这放在后世简直骇人听闻,但现实就是这么离谱。
九十年代,社会蓬勃发展、生活日新月异的同时,也滋生了很多混乱,不管是政界还是商场。
周书文早就写好了举报材料,但他并没有直接将这些东西直接投出去。
虽然心怀正义的人总是占了大多数。
但他怕自己的举报引起某些人的警惕。
所以这封信必须交给正确的人。
周书文知道一位警察,郑历刚,他就是那种绝对不会和罪恶妥协的人。
虽然后世会走到更高的位置上,但他现在应该是海城刑警队的一员。
这次破局,就要借他的力。
不过一封信的说服力,远远不够。
周书文害怕举报信被他当做胡言乱语,不受重视。
所以最好还得有一些“证据”当做附件。
陈延川这个二流子团伙,除了拐卖妇女儿童之外,还在替背后的保护伞充当打手。
那保护伞,除了包庇这个犯罪团伙之外,还有其他揽财的项目。
这些消息,周书文上一世早就拷问了出来。
这次下乡,他就是去取证据的。
周书文行走在乡间的土路上,一路上不停张望着。
两侧是稀稀拉拉的树林,偶尔还能看到野兔在草丛间穿行。
今天是阴天,天气凉爽。
两个小时后,周书文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就不太一般的农家小院。
精致的三层小洋楼,在这个前不着村,后不着店的地方,显得突兀而古怪。
院门上了锁。
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院子里到处都是树叶,看起来似乎常年没人住。
周书文知道,这里确实没人住。
这是一个专门用来藏钱的地方!
“有没有人,借口水喝!”
周书文虽然知道屋里没人,但还是先吆喝了两声。
毫无意外,没有任何回应。
周书文麻利地戴上手套,翻过了院墙。
他没有进门,而是来到院内角落里,一个大水缸边上,在围墙根上找到几块松动的石砖,抽出来之后,一米见方的藏金窟就露出了面目。
周书文看到了个大口袋,里面装的什么,不言自明。
目测里面至少得有五六十万!
不过当周书文打开口袋时,却傻了眼。
里面的钞票面额少了个零,全是十块一张的!
周书文将口袋全都翻出来,发现竟然没有一张百元大钞,这一堆钱加起来总共也只有十来万左右,顿时感觉有些心累。
这贪官不称职啊!
不过周书文并不在意,十多万也已经足够了。
更重要的是,他在钱袋子里找到的那个账本。
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很多货物数量和人名。
粗略一看,周书文就知道这些钱是怎么来的了。
海关走私!
十多万并不多,关键就是这个账本。
这个院子应该只是藏钱地点之一。
这些家伙想来都是狡兔三窟。
不可能把所有的赃款都放在一个地方。
实际上他还知道不少藏金窟。
但是这个的位置最偏僻,也最安全。
这也是账本会在这里的原因。
麻利地将钱全都装进自己带来的尿素袋里,周书文怀揣着账本大摇大摆地离开了……
这些不义之财,周书文没想过自己留下来,他特意跑这一趟,是为了让那位警官重视这个案子。
……
下午四点,海城西区公安分局门口。
一个老汉背着背篓颤颤巍巍来到门口。
“大爷,你是来办事的?”接待的工作人员热心地上前问道。
“不不,我来找人。”
“你找谁?”
“郑……郑历刚,历史的历,无欲则刚的刚,是刑警队的人,我是他老家来的,给他送点土特产。”
接待的女警看着老人背篓里的尿素口袋,点了点头。
“好的,大爷你先在这坐一会儿,我去给你叫人。”
这个年头,手机还没普及,联系不便,时常会有家属找上单位送东西,这很正常。
“郑大哥,有人找。”
办公室内,郑历刚抬起头来,露出了一张国字脸,看上去十分坚毅。
“是谁?”
“一个老伯伯,从你老家来的,给你送土特产来了。”
郑历刚心中有些疑惑,自己老家可远在千里之外,怎么会有人找过来?
他起身来到了接待大厅。
老人见到郑历刚,立刻问道:“你就是郑历刚?”
郑历刚点头,心中的疑惑更甚了。
老人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张折起来的纸条,塞给了郑历刚,然后二话不说,转头就走。
郑历刚莫名其妙,但他打开纸条一看,上面写着:“事关重大,不得不用这种办法,背篓里的信和证据,郑警官一看便知,勿忘保密!”
郑历刚看了一眼背篓里的尿素袋,伸手摸了摸,心头忍不住一跳。
面上是一层土豆,但底下的东西方方正正,有着不一样的触感。
作为一个刑警,他立刻就有了判断。
那很有可能是钱!
“郑大哥,你不认识这个老伯吗?”
“不认识,可能是老乡来一趟不容易,让他顺路带的吧。”
郑历刚敷衍了同事,将背篓提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。
背篓上层有一袋土豆,但土豆一拿出来
他就看见了一大堆钱,以及放在钱上面的举报信和账本。
钱是真的,崭新的十元连号,少说也有十来万。
郑历刚粗略估算了一下后,拿出了那封举报信。
举报信很厚,信封都鼓了起来,郑历刚打开一看,里面有十多张信纸,而且全都写满了字。
只看了两页,郑历刚额头上就直冒冷汗。
这是一个牵连很广的重大案件!
不!
不止一个案件,这是很多起团伙犯罪!还涉及到了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……
如果没有背篓里那一大堆钱,他肯定会把这些举报内容当做胡言乱语。
但是十多万现金摆在眼前,由不得他不相信。
等到他看完了举报信,郑历刚心乱如麻。
因为按照信中的内容来看,有些基层干部都不是完全干净的。
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……